
“法庭辩论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庭前要做好预测,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做好答辩准备;二是听清楚对方发言,三是答辩时先明晰对方观点……”永仁县人民检察院员额检察官吴和芹结合自己办案实际,将办案经验、方法与干警进行分享,台下检察干警们聚精会神聆听,并纷纷表示:“这样的分享交流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这是永仁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讲坛”的一个缩影。从2019年以来,永仁县人民检察院全力打造特色讲坛文化,推动检察业务建设、政治建设和队伍建设,创新性开展了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的“检察官讲坛”,共举办讲坛11期,内容涵盖业务建设、政治建设等各个方面,全面落实“检察工作既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也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的要求。该讲坛结合业务工作和办案实际,由检察官讲解法律知识,畅谈办案经验,在全院上下营造了检察官讲检察业务,检察干警学检察业务,检察干警宣传检察业务的良好氛围。
以讲促学培养高素质检察人才

今年6月,永仁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艳丽以“受贿罪若干问题浅析”为主题,为全院干警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讲座。检察长走上讲台带头讲业务,获得全院干警点赞。
近年来,永仁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纷纷登上讲台,当起“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也。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跃平作的题为《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相关<意见>解读》讲座,第二检察部主任王国勇作的题为《人民检察史》讲座、第三检察部主任郭廷哲作的题为《‘两高’检察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理解与试用》讲座、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孙志红作的题为《逮捕的理解与使用》讲座等,内容紧扣业务工作,具有很强针对性、实用性,讲座氛围热烈,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全院干警的欢迎和好评。这种以讲促学的方式,让检察官在讲解知识中锻炼言语表达能力,在业务交流中倒逼专业化素质提升,为培养高素质检察人才奠定基础。
永仁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艳丽表示:“检察官讲坛”为全院干警提供了交流探讨的平台,突出检察官的主体地位,让检察人员在学习中当主角,畅所欲言,共同提升。”
发挥“传帮带”作用创新业务学习新模式

“回想这么多年刑事案件的办理,我有几点体会……”有三十多年办案经验,即将退休的朱永忠同志上台与干警交流多年的办案经验,内容丰富,体会深刻。这种以老带新模式,既提升了老同志的工作热情,也达到新老同志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局面。
“‘身边的老师’传授办案经验,传授的内容贴近工作实际,让知识的获取来得更有真实感,同时,也加强了院内各部门的沟通联系,更易形成工作合力。”永仁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王国勇说。
永仁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讲坛”形式不拘一格,打破了“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传统模式,创新了“讲课+互动+点评”的“传帮带”模式。讲课结束后,首先由员额检察官、干警就讲课内容对主讲人进行提问,然后每名党组成员、院领导进行点评,从而形成了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普通干警全员参与,在讲中提能,在听中学技,在评中增效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检察人才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2019年初,永仁县人民检察院党组研究讨论确立了永仁检察文化创建的思路,出台了《永仁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讲坛”实施方案》,立足检察工作实际,结合干警学习需求,精心策划好讲坛每期主题,有力保障了讲坛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
永仁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政治部主任山宗顺说:“‘检察官讲坛’提倡‘听别人讲’,汲取先进理念、有用信息;提倡‘自己讲’,传播思想,锻炼能力;提倡‘互相讲’,思想碰撞,促进交流,最终达到共同提升,共同进步的目的。
营造氛围打造永检人“精神家园”

“腹有诗书气自华”, 讲坛的定期举办,不仅营造了正能量的学习氛围,而且以教与学相互促进的方式激发内生动力,在共同学习,共同交流中提升了精气神,增强检察干警法律素养和办案能力。

“检韵书香”读书活动

“晨读”活动
永仁县检察院以“检察官讲坛”为依托再推出了“检韵书香”“晨读”活动,共开展“检韵书香”读书活动4期,“晨读”8期,通过“我和书的故事”“享读书之乐 与知识同行”“我爱祖国 我爱检察”等主题读书活动,干警自己读书、讲书、评书、荐书,让干警自由交流读书心得,领会书中哲理,启迪个人智慧, 助推形成了浓厚读书氛围,锻炼检察干警多方面素能,全面提升检察人员的综合素质。
永仁县人民检察院以创新性的思路,以“检察官讲坛”坛”为依托,营造了全院浓厚的学习氛围,打造了永检人的“精神家园”。王艳丽检察长如此评价。

(2020年11月18日刊登于云南法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