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 森林草原防火 我们在行动
· 追回被盗摩托车 你必须了解一下!
· 无证驾驶连撞两车 肇事逃逸终被抓
· 电线杆不翼而飞 男子“以盗治盗”反被
· 永仁警方连续查获7车非法运输烟叶
· 扶贫帮困情永在——期待“鱼鳞女孩”的
· 永仁县智慧“云解纷”网络调解平台上线
最新文章
· 永仁: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 助力基
· 【普法强基 |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优秀
· 永仁县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 中央政法委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见义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 在全党开
· 缅怀英烈 传承精神——云南省开展清明
· 普法强基 | “优先+双向”,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永仁 >> 部门动态
    “民生三感”的深层逻辑联系——以宜就镇新发展为例    
[ 日期:2021/12/22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5297 评论:0 ]

十九大报告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出,是我国社会前进到一定阶段,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民生新目标,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相呼应。“民生三感”的提出正是基本物质与精神生活取得了一定的获得感的基础上,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注重人民物质、精神、心理、人文等层面的多元需求,这是“民生三感”最大的特点。

宜就镇当前就处于新发展时期,采取各种改革手段,如集镇管理小区化实践、四美乡村建设、旅游经济带建设、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示范村建设等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进集镇与乡村的大变样。而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党委政府在宜就镇的发展实践中,对群众的现实需要、改革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上的深化,也反映了宜就镇党委政府对“民生三感”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全面的认识,也就是说,宜就镇近年来的发展与实践,很好的体现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机统一。

一、 获得感的提升为幸福感和安全感提供可能,增进人民获得感是基础

获得感的首次提出是在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由此可见,获得感指的是人民群众在一系列具有普惠性的改革中,感受到的物质水平的提高与精神层面的满足。因此,只有先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才能为幸福感与安全感的提升打下基础。也就是说,只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从改革发展中获得实惠,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才可能提升。没有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成果不能惠及全体人民、增进人民福祉,必然会消解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甚至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正是因为如此,宜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改革措施的普惠性,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宜就,在一系列围绕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工作中,诸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宜就镇一直走在前列,致力于把具有实际效力的改革方案迅速落实下去,让人民群众真正在第一时间享受到改革成果,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身为宜就人的获得感。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宜就的人民群众更加努力的奋斗,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宜就集镇管理手段创新之后,集市变得井然有序,在给群众带来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商贸也变得更加繁荣,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由此逐渐增强。

虽然获得感的提升是基础,但获得感和幸福感、安全感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多地受到人们主观感受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片面认为只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自然提高的观点是错误的。也有观点认为,虽然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却出现滑落,这是因为获得感提升推动人们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幸福和安全的期待更高了。因此,除了致力于增进人民的获得感之外,还需将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主要任务,需要高度重视人民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特殊性,关注人民群众对幸福和安全的需要。

二、 幸福感以获得感和安全感为前提,增进人民幸福感是核心和目的

幸福感不可能凭空产生,它源自对自身满足感和安全感的主观体认和情感升华。人民实际需求的满足、利益的获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内心的宁静等等,都是以增进幸福为目的而展开的。所以,可以说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增进都是手段,目的则是增进人们的幸福感。增进人民的幸福感有助于提升获得感、增加安全感,而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增进反过来又促进着人民幸福感的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讲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此,宜就镇党委政府以增进人民幸福感为己任,推行的一系列创新工作都指向了一个最终的目标——提升人民幸福感。今年,宜就镇率先开展了四美乡村建设,使用变废为宝、民族彩绘等方式,让村民们“跳出生活看生活,通过生活享美好”。同时,在集镇上,宜就镇抓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契机,开展“雪亮工程”、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乡镇消防队专业化建设,以及创新性的提出了“党委政府+物业”的集镇管理新思路,在集镇治理、安全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工作,无不在致力于增进群众获得感与安全感,而最终都是在为集镇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人民群众的真实感受,有效的检验了我们党委政府是否真正的把人民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人民在宜就安居乐业,享受生活在宜就的幸福,以自己身为宜就人而自豪的现状,打开了宜就发展的新篇章。

三、 安全感的提升是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基本条件,增进人民安全感是保障

安全感是在人们摆脱以自身为基准的内心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困境中形成的,是一种在信任和认同基础上形成的对内外环境安全的主观体认。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最底层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即温饱需求,然后就是安全需求,建立在这些需求之上的,才会去注意社交、尊重和人自我实现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安全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在一个安全的环境氛围中,人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体验到获得的快乐和幸福。幸福首先在于基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在于内心的安宁,还有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只有确保人们的内外安全,才能拥有现实的、此岸的幸福体验。

安全关系着方方面面,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了16种安全,而基层的安全则更是国家安全的桥头堡。十九大中关于国家安全体系的建设更是体现出人民安全是党的整体安全观中的落脚点和归宿,增进人民安全感是党赢得民心的必然要求。宜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安全问题,通过打造规范化的全州综治中心建设示范点,整合信访、矛盾调解、雪亮工程、集镇管理、消防等多方面职能,有效的减少了违法犯罪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为宜就辖区内居民提供一个平安的生活环境。在2021年上半年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中,永仁县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在全省位居前列。宜就镇多次获得过州、县级平安乡镇称号,在永仁县县平安建设工作考核中多次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宜就镇全民安全感的提升,增强了了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带来的是更繁荣的集镇,更幸福的生活。

当前,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和社会的整体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水涨船高,不仅需要结构更加多元化,需要层次也更加高级化。而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感知到底有多少,程度到底有多大,我们很难用量化来考量。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去找准民生问题的难点,对症下药,切实促进“民生三感”的同步提升是我们需要更重视的问题。

总之,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三者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在今后,我们要更妥善的处理利益获得、幸福追求、安全保障之间的关系,同步稳步推进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发挥出“民生三感”的互促作用,开启宜居宜业宜游的宜就新发展局面。

  上一篇文章: 中和镇:抓实“四个”到位,稳步推进换届选举工作
  下一篇文章: 维的乡:以史为鉴 向史而兴